当前位置 首页  文化  民俗

魏虹个展在四合苑画廊开幕

时间:2008-09-28 10:31:45 来源:中国艺术投资网 编辑:中国艺术投资网 阅读: 手机版

  9月27日下午四点魏虹个展开幕:《观・品》在北京四合苑画廊开幕。

  艺术家魏虹融入西方艺术世界十余年,此番将以开放的国际视野品味中国的传统文化。她是艺术家中少数对自己的艺术学理追求有明晰认识的一位,对此的把握渗透于对现代多样创作手法的运用之中。她独特的绘画技法由古老的中国神谕《易经》――有关阴阳与变化之书――之中浑然而生,据此从2002年开始创作的互动装置作品“255-0+茶”,亦将在四和苑画廊展览第一周同期展开。魏虹将其艺术定义为“呼—吸”,源自内心,生于自然,并非职业,更无所谓“为艺术而艺术”。

  魏虹的新作,一如既往的单纯、宁静。映入眼帘的除了饱和的色彩,就只有松动的线条。这在纷繁喧闹的当下中国艺坛应是久违的了。蛰居休斯顿十余年后重回故土,投入全新的创作生活,最可贵的就是带回了大洋彼岸南部炽烈阳光般的简单和直接。然而,任何好的艺术都不仅仅是表面的优美,最重要的是触动人心的内涵,哪怕只在瞬间。

  魏虹是少有的对自身艺术学理和追求非常明晰的艺术家。她将目前从事的这类绘画系列称为“现场装置牆画”,其来源于1999年底开始的《单一的线》的装置实验。在偶然的尝试中,她发现粘贴在单色牆面(工業滚筒滚刷出来的室內牆)上长短、形态不一的美纹纸被拉、卷、撕、切、结后,如同跃动的笔触,在有限的空间中变幻着无尽的可能,这不仅是一种新的个人语言,更重要的是与其多年潜心熱衷的中国传统玄学《易经》精髓——阴、阳之道——有异曲同工之妙。于是,她将《易经》卦爻体系中的“六爻”作为创作的语法基础,或叫做基本格式,随后便自由徜徉在有限的“规则”中,尽情体验无限、偶然、玄念的行為。

  《易经》作为一套融汇了中国先民无穷智慧的符号系统,能够涵盖的幻化非常复杂。不论从每一个卦象具体而微的变化过程来讲,还是从整个六十四卦“刚柔相推而生变化”、不断向前推进的轨迹来讲,都显示了中国先民开放、无限伸展的人学理想。如果说,每一个卦代表一个时代,那么每一个爻亦可代表一种人生境遇。魏虹深谙其理,她看重就是这种蕴含绝对真理却永远无法穷尽的生命价值体系。因此她并没有简单地停留在色彩和线条在数量、形式上与阴、阳(虚、实)关系的一一对应,而是十分注重“变”的可能,进而将这种幻化的能量扩展到创作空间,甚至是整个行为过程。

  就架上部分而言,如每件作品最初魏虹的确会根据自己的视觉经验上先覆上六組显著的美纹线条,理论上对应着各种卦爻的形式,但当它们被随性地撕扯下来后,神奇的自然状态便立即生发出来;再如,画面色彩的选择一定是与周围的环境息息相关,但一旦定調后便任随其自由地渗入、改变或融隐于现场空间。

  而就其自2002年起至今不辍的現場互動行為及多媒体装置《255-0+茶》而言,特征同样鲜明。“255”指的是电脑绘图软件中100%白色对应的RGB数值,“0”则是100%的黑色。由此营设的黑白环境正如“太极”幻化的玄妙空间,不同身份的人在此与魏虹对坐饮茶,自身就是融于阴阳世界的粒子,稳定但自由。魏虹没有强求行为发生的具体地点、遇到的人以及对饮的内容,只是预设了一种方式,剩下来的就是随缘。

  有人说,魏虹的藝術創作看似西方的“极少主义”。后者主张“少即是多”,通过把造型艺术剥离到最基本元素而达到“纯粹抽象”,并完全消除个人情绪的“具体感受”,要求客观化,非个人化,无内容,反对绘画性等。但魏虹並未排除精神性﹐她更與阿格尼丝·马丁(Agnes Martin)、马克·罗斯科(Mark Rothko)和罗伯特·艾尔文(Robert Irwin)的冥想互为通达。此种艺术實踐将魏虹从呆板的传统學院派绘画中彻底解放出来,摆脱了苍白而浅层的视觉描述,开始思考抽象的深层意味。其實魏虹没有完全放弃内容的表达,“一生万物、万宗归一”的禅意是其艺术言说的基础(自幼便开始的对传统中国画笔墨关系及精神追求的研修,也是其艺术体悟的重要经历)。

  魏虹常说她的创作是关于“呼吸”的实践,是个人修为的过程和方式,不是职业,更不是为艺术而艺术。我以为这正是孔子“志于道、行于艺”的最佳体现。因为只有始终心存明确追求的大道,如呼吸般自如游走于艺术的海洋,而非纠结于现实的拘囿,才总能够在柳暗花明中寻得灯火阑珊之处。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