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古风  古风图片

戴志强:我是幸运的人

时间:2008-07-29 10:17:35 来源:中国艺术投资网 编辑:中国艺术投资网 阅读: 手机版


戴志强在“中国钱币大辞典”评审会上发言的照片

  凌晨三点半,北京大街上路灯通明,尽管灯光略显昏暗,仍清晰可见银行门口排着长队,且人越聚越多……这是北京市民抢购奥运纪念钞的一幕。这些早早排队等候的市民并非都能如愿购得纪念钞,唯有排在前200名方能购得。

  谈及钱币,不由令人想起著名钱币学专家、原中国钱币博物馆馆长戴志强先生。经友人引见,笔者有幸和戴先生畅谈,戴先生对于钱币的热爱、痴迷令人折服,还有他与郭沫若先生的学术争辩,那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可爱、坚持己见更是发人深思,让人赞叹不已。特将访谈录整理如下,以飨读者。

  家学渊源,年轻的泉友

  问:戴先生是复旦大学历史系毕业的啊,我非常喜欢复旦大学,因为它不仅是上海比较好的学府,在全国来说也是莘莘学子们为之努力和向往的一座象牙塔。日月光华,旦复旦兮。

  答:呵呵,复旦大学在上海来说是一所比较好的学校,前年正好是复旦大学的百年校庆,母校邀请我回去参加校庆,不过很遗憾,校庆日恰巧与中国博物馆的百年典礼活动是同一天,学校在上海,馆庆在南通,所以我只能先到学校报亇到,就匆匆离开了。这次复旦的百年庆典非常隆重,接待工作也做得很好,这在以前是没有过的。

  (场记:戴先生甚是健谈,在接受笔者采访前,笔者和戴先生大致谈了本次采访的主题。故切题伊始,戴先生便侃侃而谈,给本次访谈带来很大方便,为忠于事实,故本文以整理实录为主,以示对先生的尊重。)

  我是一个幸运的人。我赶上了一个好的时代,所以是时代的造就,社会的造就,才能把几方面的知识结合起来。

  开展钱币学研究、做钱币鉴定,必须具备几方面的知识,第一要有丰富的阅历,要大量过手钱币实物,积累起经验;第二要熟悉历史,了解各亇时期钱币发行和使用的情况;第三要懂得考古学,掌握丰富的考古、文物知识;第四要熟悉经济和金融知识,了解货币的生产制造过程。当然知识面越宽越好,文化的积累越丰富越好,但这四条是基本的必须具备的知识。我有幸得到了学习和实践的机会。

  第一,搞文物、搞钱币,最重要的是要大量的接触实物,接触不到实物谈不上鉴定。因为父亲戴葆庭一辈子是搞钱币的,所以我从小就生活在这样一个环境里。父亲没有其它的爱好,不喝酒不抽烟,就是喜欢钱币,除了吃饭就是钱币,每天晚饭后就开始研究钱币,那是他的必修课,对他来说是一种享受。所以我有幸从小就接触到钱币,在这样的环境中潜移默化,受到熏陶。

  在30、40、50年代,江浙一带,钱币收藏研究的中心是在上海,北方是北京和天津,所以老一代的知名钱币鉴定家,包括其它有关的文物鉴定研究专家大部分出自上海。当时在上海成立了一个泉币学社,这是中国最早的专门研究钱币的团体,因为父亲是这个学社的骨干成员,所以我有幸可以参加他们的聚会,我赶上了50年代的一个尾巴,所以老一辈的钱币专家我都有机会接触到。用现代的话来说,当时的社团活动是很辉煌的,每个周末都有一个聚会,一般是在会长罗伯昭先生的家里举行,罗先生是位红色资本家,家庭的条件很好,我虽是旁听生,他们有茶,我还多一份点心。呵呵!罗先生和罗夫人都是非常热情好客的人,就这样我很有幸的能和老一代的收藏家、学者在一起,得到言教身传。30-50年代的钱币研究已经比较成熟了,是一个高潮时期,他们的活动很规矩、和谐和自由,有签到有记录,把一些新发现的钱币拿来供大家评论,一些疑难的值得研究的问题拿出来大家讨论,大家议论的结果是什么,都有记录,而且记录得中规中矩。孩提时代就有这样的机会,为丰富阅历,增加资历奠定了极好的基础。

  还有一亇极好的机遇,我从小是在上海古玩市场泡大的。我家到小学必须经过古玩市场,所以每天放学以后都是先到古玩市场,在那里泡一两个小时后再回家,周六去沙龙,周日再去古玩市场泡一天。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