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文化  民俗

与“大漏”失之交臂

时间:2021-02-09 11:54:01 来源:中国艺术投资网 编辑:中国艺术投资网 阅读: 手机版

  笔者多年来致力于瓷器收藏,尤其对明清瓷器更是情有独钟,每日品鉴,收获良多。但那次与“明正德黄地绿彩龙纹渣斗”的失之交臂,却成为我收藏生涯上的一件憾事。

  前年在北京举办了一届瓷器精品展,我特地请假前去。从展厅欣赏出来后,离火车启动还有4个多小时,我顺便去了附近的古玩城。在一个年轻人的地摊面前,摆满了各式各样的瓶瓶罐罐,我饶有兴趣地与他聊起来。摊主说东西都是他爷爷去世后留下的,以前曾在一个官府人家当过管家,带出了不少好货。对于这样的故事,我以前听说过,对此不置可否,但心里暗暗提高了警惕。摊主随后拿给我几个自认为很不错的瓶子,我仔细把玩,得出结论,这几个要么是民窑的,要么是仿官窑的,没多大的收藏价值。我抬脚要走,忽然看见脚下有个喇叭口、宽沿鼓腹的瓷器,甚是少见。

  此器物高约10厘米,上部敞口、深腹、斜壁,中部圆鼓式,下部收底、圈足。造型质朴庄重,釉质匀净平整,黄地绿彩龙纹,像是明朝瓷器,只是外表有些油腻腻的,看起来像个痰盂。我问“多少钱?”对方答“1000元。”我又拿起看了看,心里琢磨着,以前吃过“捡漏”的亏,这次会这么巧吗?还是谨慎点好,毕竟我对摊主的话半信半疑,于是我借口带的钱不够。摊主见我没有诚意,扭头招呼别的买主。晚上乘火车离京时,我还庆幸自己“吃一堑长一智”。

  过了一段时间,我和圈里的一个朋友谈及此事,他听得很认真,详细地询问器物的各种特征。最后,他深深叹了口气,“可惜了一条大鱼啊!”我惊讶万分,赶忙向他讨教。原来,此物名曰渣斗,顾名思义是专用于盛载肉骨、鱼刺等食物渣滓的器物。渣斗的口大、沿宽,看上去和痰盂十分相像,但功能却不完全相同,某些渣斗还是古人的赏玩之物,能登大雅之堂。明清两代渣斗也被放置于床边和几案上,以备存纳微小废弃之物,用途有所拓宽,材质日渐多样,有银器或漆器,堪与名窑瓷器媲美。而我所见的,乃是明正德年间官窑生产的仿宋代渣斗,存世稀少。“大漏”没捡着,只怪自己眼力不够,看来,打铁还得自身硬。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