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装修  中式装修

《设计名人堂》第三期 陈志斌:艺术与文化的大家

时间:2021-08-22 09:54:02 来源:中国艺术投资网 编辑:中国艺术投资网 阅读: 手机版

在文化内涵的追求上,他是一位坚持不懈的学者;在艺术设计的造诣上,他是一位天赋异禀的大家。他求学于世界闻名的设计学府——意大利米兰理工大学,他是东方非线性空间探索者。他在二十年的设计生涯中,不断升华以文化内涵为核心的空间设计理论,磨砺出成熟的风格、严谨的思维、狂放的追求。他就是鸿扬集团陈志斌设计事务所创意总监——陈志斌老师。

本期《设计名人堂》有幸邀请到了陈志斌老师作为嘉宾接受专访,11月2日,我们来到了鸿扬装饰与他对话,大家快随小编一起走进他的艺术世界吧!

陈志斌

【访谈时间】2014年11月2日

【访谈对象】陈志斌设计事务所创意总监 陈志斌

【访谈地点】鸿扬集团陈志斌设计事务所

11月2日下午,我们来到了陈老师的办公室,还未走进,便已闻得满室书香。入得其中,书柜里、书桌上整齐叠放着各式各样的书籍,如此好书,想必是个斯文之人。见到陈老师后,要比印象中更加温文儒雅,谈吐之间更是气韵不凡,让人忍不住去悉心倾听。

设计之路亦是文化之路

访谈之初,我们仍从设计之路开始。陈老师自小与父母住在云贵高原的空军基地,从云南到贵州,他随父母走过这片神奇壮观的高原,瑰丽的景观让他对自然产生了无限好奇。对于设计者来说,好奇心是创新的必备之能。另一方面,云贵高原上白族、苗族、布依等少数民族文化让他感受来自不同民族人文气息的熏陶。在孩提时代,陈老师似是一颗充满灵性的萌芽,学会了从自然和人文中去概括思想,并一直保持着对新事物的好奇心,这给他的设计之路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茁壮至今,他已成为设计界的一颗大树,成为撑起湖湘设计这片天地的中流砥柱之一。

谈到北京这一段经历,陈老师印象颇深。去到北京,一方面为公司打拼出了一片天地;另一方面,他跟中国建筑装饰协会、亚太酒店设计协会、各省装协会等有很多的互动交流, 还到清华美院进修,建立了一个非常好的设计圈子。在北京的文化圈内,有着很多文化发展的方向,包括艺术与建筑的互动、艺术与室内建筑之间的关联等知识讯息,这对设计思路的开拓有非常大的帮助。

相对于北京与湖南两个完全不同的地域,当问起北京与湖南设计的差异时,陈老师从文化的细微之处给我们逐一分析。南北气候的巨大差异,会形成包括消费文化、住宅、建筑、艺术等会有很大的不同。北方大平原开拓的视野,同时加上它极其寒冷的气候,使得它的建筑不得不偏于厚重。而南方山棱起伏的丘陵地貌,让他的房屋建筑都较为灵秀精巧。

而从历史的发展进程中来看,南北建筑一直在相互影响,融合发展,北方大气厚重中吸收了南方的婉约精巧,故宫里的御花园就是典型的例子。这里陈老师说到了清朝时乾隆几下江南,康雍乾对江南的人文、格调、商业都是非常向往和喜爱的,所以才有多次下到江南,吸收了很多南派的文化,将苏州、江浙园林的语言和形式放到宫廷建筑里,期间又结合了北方的大气雄浑,最后形成了御花园的建筑。

从陈老师的言谈之中,我们深深感受到他对于文化的追求与理解,他是在艺术中将文化升华的巨匠,让深厚的文化底蕴融于艺术的海洋之中,创造出令人拥有文化共鸣的设计,而不是空泛的堆砌之美。

设计的艺术性与商业性

当下大多数人都会关注设计的艺术性与商业性,陈老师认为之所以会产生这两种现象,是因为没将他们分类清楚。设计都是需要面对第三方人群的,而艺术设计与商业设计的区别在于他们所面对的第三方人群不一样。

艺术设计所面对的人群是特别追求视觉审美,极简、抽象的这类消费群体,他所见到的设计作品能否达到他的兴趣点,让他们形成他们审美的对应性,这个是艺术设计所面对的第三方人群的一个非常关键的特征。而商业设计针对的是某类型市民阶层的第三方消费者的设计,如样板房、酒店、餐厅等。

对于两者之间的差异,陈老师说到,我们不能单一的从设计上去说一个作品是商业性的还是艺术性的,这样太过片面。不妨讲一类叫阳春白雪类型的客户体验,另一种是广大通俗消费者的客户体验。那么他们之间有根本差别的,如你拿一个某博物馆和某某餐厅来比,根本不具有可不性,因为他们针对的人群不一样,审美的取向也是不一样的。设计师会对第三方所投放的项目和所针对的人群做一个仔细的定位和分析,我们形容为“客户体验”,客户体验到底形成什么样的感受、能不能达成第三方客户很好的客户体验,这是最重要的,项目成不成功,就是这种客户体验是否能够做的很到位,很有感觉,这个才是核心的关键。

以深厚的文化底蕴来诠释现代空间

这个观点是陈老师十年前提出来的一个发展目标,设计师应该建立在自己的教育背景之上寻求一个适合的方向,然后为之付出努力追求,去达成愿望和理想。陈老师在奥地利以及意大利的研究生课程中,获得了极大的知识阅历。这让他对文化的底蕴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从古希腊到古罗马文化,从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到巴洛克、洛可可风格的繁复细腻。西方的古典文化和唯美的设计风格给他带来了许多思想碰撞,文化对于设计的重要作用。而中华五千年的深厚历史文化同样有许多值得设计师去挖掘的东西,亚洲大部分地区都曾在历史的不同阶段受到过中国文化的影响,日本对大唐帝国政治制度与文化风俗的效仿便是典型之例。

然而,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随着工业革命的爆发,现代主义应运而生,外来文化对设计的影响非常之大。欧式、美式等多种西式建筑设计涌入中国,传统文化遭到了极大的冲击。但矛盾总是会产生,潮流也是一个周而复始的过程。当人们厌倦了直来直去的空间,复古又将带来新一轮的复兴,进入后现代阶段,而这其中,文化的作用至关重要。真正的设计是带有抽象化意境的设计或者艺术化的设计,它需要用现代的手法去抒发这种元素,我们要经过现代主义的洗礼,构建在现代主义基础上,把传统文化与现代主义非常好的结合的形式才是真正需要的风格。

“用现代手法去抽象提炼过的文化,经过后现代语言,再把传统元素形式或是它的寓意、隐喻提炼融入我的设计当中来,这是一种原创,这就是我一直坚持在做‘根植东方的非线性空间’的原因所在。”陈老师如是说。因此,做根植东方的非线性空间,便是他对最终设计的一个落点。当你站在东方的人文基础之上,并对全球设计发展的历程有一定的理解之后,会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那就是在追寻文化。空间设计也是如此,以深厚的底蕴文化来诠释当代的空间,这才是一个真正的发展方向,也是陈志斌老师一直所追求的,并已有收获的正确思路。

文化对设计风格的渗透

“风格一般是后人对前人发展历程所表现出来的状态的一个总结。”关于风格,陈老师这样回答我们,他对风格有着很深的研究。说起在意大利米兰理工学习时的一位副院长,他对于古罗马的建筑研究非常深刻,大到历史发展的进程,小到一个古罗马市民的憧憬与向往,都会仔细剖析。风格都是在文化的运动中产生变革的,文艺复兴带来的一批艺术巨匠将他们所接受的文化表现在他们的设计作品中,“西方艺术所以得以复兴”。

说到风格,就不免提起了当下欧美风格的流行现象,陈老师认为对西方风格的崇拜是一个趋势而生的自然现象。在清朝闭关锁国的百年之间,西方世界各个大国因为工业的振兴发展而崛起。列强不满足于本土的资源,开始将手伸向国外,四处殖民,这期间地大物博的清朝自然成为了头号目标。殖民带来的不仅仅是战争,随之而来的还有文化的侵略。跟着殖民侵略而来欧美文化影响了我们的思想,进而影响到我们的审美,审美对于设计风格的作用是直接显著的。再加之人总是向强者看齐,憧憬着和强势的一方拥有同样的生活,欧美风格的盛行正是因此而来。

陈志斌老师作为东方非线性空间的探索者,在意识到文化对设计的渗透作用后,便着手研究东方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五千年的儒道文化对我们还是有着根深蒂固的影响的,像是“老而归隐”、“修身养性”、“无欲无求”、“世界大同”等儒家与道教思想都是我们所追求的长远状态。风格可以看做是一个周而复始的循环,它终究会回归的,只是怎么去促成这个过程、怎么尽早的找回,是需要建立在经济繁荣和政治基础上。如果本身就是强者,那么文化也能成为一个潮流。陈老师介绍道:“现在随着经济的强盛,我们通过输出文化,让更多的人喜爱东方文化、喜爱中国文化,进而在我们经济表面特征之下,来让自己的国民回归的文化,并为世界所热爱。”

在与陈老师将近一个小时的对话中,我们能够时刻感受到他身上所散发出来的浓厚的文化气息,他勤奋谦恭,不仅对西方文化有深刻的研究,对于我们代表着东方体系的中国文化更是剖析深刻,了解透彻。从他的儒雅谈吐中,我们感觉他更像是一位诗人、一位艺术家,而不仅仅是一个设计师,在文化上,他是一位学者;在艺术上,他更是一位大家。

反馈